根據中國疾控中心發(fā)布的統(tǒng)計數字,中國有超過3億的煙民,占全球煙民的1/3,大約每30秒就有一人死于與煙草相關的疾病。據浙江省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報道2016年浙江省成年居民吸煙率為22.20%,其中男性為45.22%,女性為0.54%,城市為19.26%,農村為24.14%。
據國家癌癥中心統(tǒng)計,2014年全國惡性腫瘤新發(fā)病例數為380.4萬例,肺癌位于全國發(fā)病的首位,每年新發(fā)病例數約78.1萬例。流行病學資料和大量動物實驗已完全證明吸煙是導致肺癌的主要危險因素。
那么,煙草中究竟存在什么可怕的物質?它們又是如何作用于人體的呢?
有害氣體、焦油
據不完全統(tǒng)計,超過7000種有害化學物質存在于香煙煙霧中。煙霧中的有害物質從物理狀態(tài)上可分為兩大類,即氣體和焦油。
科學家已確定氣體中有七種致癌物,分別是苯、甲醛、肼、N-亞硝基二甲氨、N-亞硝基二乙氨、N-亞硝基吡咯烷、1,3-丁二烯。其中,苯的致癌力極強,除易引發(fā)肺癌外,它大大增加了正常人罹患膀胱癌和白血病的可能性。
另外,煙霧中還包含一氧化碳、二氧化氮,氫氰酸等大量有害氣體,這些有害氣體部分停留在肺部,部分進入血液循環(huán),流向全身,過量吸入則會嚴重損傷人體的心腦血管系統(tǒng)和呼吸系統(tǒng),從而誘發(fā)冠心病、動脈硬化、心肌梗死等其他慢性疾病。
另一類有害物質即焦油,它是毒性最強、對人體危害最大的物質。煙霧被人體吸入后,75%以上的焦油會附著在氣管的粘膜上和肺泡中,人體的氣管和支氣管黏膜上的纖毛柱狀上皮長期被焦油與痰液黏附,使氣管中為排出異物而不斷從里向外掃動的纖毛無法正常工作。試想,當這把“毛刷子”停止工作,氣管支氣管黏膜長期受到炎癥刺激,就會發(fā)生鱗狀化生,直至進一步變異為癌。
尼古丁
我們都知道吸煙會上癮,那么為何吸煙會上癮呢?因為煙草中含有一種成癮性物質:尼古丁(俗稱煙堿)。吸煙者大約每支煙攝入3毫克尼古丁,尼古丁在體內無積累性,吸煙兩小時后,尼古丁便通過呼吸和汗腺被排除掉。但是,長期大量吸煙的人血液中會存在一定濃度的尼古丁,一旦當其濃度降低時,便使人渴望抽煙以求恢復到原來的濃度,這樣必然形成一個惡性循環(huán),導致吸煙的成癮性。
然而,吸煙并不是一個人的事情。
二手煙
second-hand smoke
在中國,每年約有10萬人死于二手煙的暴露。所謂二手煙,是吸煙者呼出的煙氣和煙草點燃時所散發(fā)的煙霧組成的混合物。根據美國政府的職業(yè)安全與健康署的測定,二手煙中主要有害物質的濃度比主流煙高出幾倍或幾十倍。例如2倍的尼古丁,3倍的焦油,5倍的一氧化碳,約50倍的致癌物質、200倍的亞硝胺甲酯。
三手煙
third-hand smoke
如果說一手煙和二手煙都是看得見的殺手,那么三手煙則是超隱形殺手了。
三手煙是附著在室內物體表面,如墻壁、家具和灰塵顆粒上的殘留煙草煙霧,以及附著在污染的物體表面上重新釋放出來的氣體和懸浮顆粒,它包含重金屬、致癌物、甚至輻射物質。三手煙會在物體表面停留很長時間,甚至幾個月都不會消失。它們會重新回到空氣中,通過3個渠道危害人體:一、呼吸吸入肺部;二、與被污染的沙發(fā)、衣服和地毯等接觸后從手到口的污染途徑;三、皮膚與物體的接觸和摩擦后吸收到身體中。因此嬰幼兒和兒童更易受“三手煙”危害。
研究表明,父母在其身邊吸煙的嬰兒體內尼古丁含量最強,多于不吸煙家庭嬰兒近50倍;父母若在室外吸煙,嬰兒體內尼古丁含量會比不吸煙家庭嬰兒高7倍,而三手煙中的尼古丁會和環(huán)境中的亞硝酸形成亞硝胺(TSNA),動物實驗表明,亞硝胺可以引發(fā)幾乎所有的癌癥,會引起核內DNA堿基氧化或斷裂,造成人體細胞DNA損傷,甚至導致基因突變。